更新日期:2010/02/24 16:23 文/李盈穎  資料來源商業週刊

 



二月二十三日《艋舺》票房破二億三千萬元,上映十八天,逼近《海角七號》上映逾百天的五億三千萬元的一半票房,幕後主要操盤手是監製李烈。她以近企業管理的方式監督《艋舺》每個環節,業界以「達成率很高」來形容她。


為了突破二十年來台灣國片卡不進春節賀歲強片的窘境,李烈選擇先敲定黃金檔期,再開始拍片。這個反向操作模式,成為《艋舺》賣座關鍵。


上映日期確定,製作時間就一路往回擠壓,一天都不能延。李烈每天一張開眼,就是抓時間、抓成本,從拍攝花絮不難窺見,坐在角落的李烈永遠板著臉,與導演的衝突每天發生,全戲在吵架中完成。「我們倆的關係很緊張,我每天都在他後面,他背對著我,對演員和劇組喊:『後面有兩把刀子在盯著,快一點喔!你們快一點喔!』」


李烈解釋,這是因為在各自的位置上,需要就事論事。因為劇組有一百多人,租借機器是論天計算,只要多拍一天,吃飯、租借費、底片費就要增加,並且交片的時間也會延遲。她坦言:「做為一個監製,我一定要比導演冷酷。」


過去,國片像手工業,導演先專注完成作品,再去談檔期、異業結盟行銷、開發周邊商品。但為了上春節檔,李烈從上映日期倒推作業時間,精準計算發新聞、網站行銷、活動行銷等一步步流程。


相較於一般國片開拍新聞,只能占據報紙豆腐乾大小版面,李烈決定花五、六十萬元,把最早敲定的主角阮經天帶到坎城影展現場宣誓開拍。果然,去年二月開拍消息在報紙連續曝光數天,很划算。


為了製造一波波的新聞浪,儘管去年四月已敲定另一男主角趙又廷,但李烈卻刻意壓了兩個月,直到開拍前、去年六月才宣布。


試片方式也迥異。傳統國片是靠著大量試片,以及請名人撰文推薦造成影響力。但與片商討論後,《艋舺》仿照好萊塢做法,只在上映前一週辦唯一一場媒體試片,以增加神秘感。


官網則從九年五月開張,到目前已經營了十個月,共有一百四十八則發文,這個頻率相當於兩天發一次新聞稿。發文內容有評論、花絮影音、內容介紹、導演專區、最新消息等,有專人守在網上回答問題、上傳文章。


李烈表示,官網是「有計畫的培養人口。」殺青後,「我們先放側拍搞笑的、輕鬆的內容。到後來與網友的情感越來越濃了,當觀眾與你在官網上互動起來,就是熟了。他們連美術、燈光叫什麼名字,原本不認識,但後來都知道了。」


「養人口」的收割期在去年十月底後,一個月湧入六、七十萬人,雖然他們不一定都會買票進戲院,但比例絕對是正向的。精準操作讓《艋舺》拉出票房長紅,也將國片帶入行銷新紀元。未來,台灣電影的商業操作手法,將越來越多采多姿。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人氣粉旺的酷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