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元旦上路 「新東協」大軍襲台
財訊雙週刊 第335期 文/鄧麗萍、田習如
2009/12/21













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ECFA是救星?台灣如何反敗為勝?



邁向東亞經濟整合的自由貿易區談判正在各國間進行得不亦樂乎,而台灣就像是傳球遊戲裡一個不斷被跳過的角色,只能在場邊乾著急。遊戲場中所有參與者的目光,都望向中國這個壯碩霸道的玩家;兩岸的ECFA,會是台灣參與東亞經濟整合的入場券嗎?


從明年開始,東南亞主要國家經濟前景就像吃了大補丸,因為「東協加中國」、「東協加南韓」兩大自由貿易協定,預計在明年元旦達到互有九成以上產品貿易零關稅,也就是說,東協十國和中國、南韓的經濟往來將因破除貿易障礙而更加緊密。五年後,東協甚至可能和南韓、日本、印度、紐澳等六國整合,形成更大的自由貿易區。即將出現的「新東協」,已使東南亞這個人口近六億、GDP(國內生產毛額)一.三兆美元規模的區域,被看好為全球成長力道最強的新興經濟體。


東協的新生機,卻是台灣的大危機。台灣有不少出口產業,從明年元旦開始,和東協的出口產品相比,將因關稅等成本不同而居於競爭上的劣勢。中國居台灣出口比重最高的國家,再加上香港,占台灣出口比重近四成,東協也占台灣出口一五%,台灣一旦被排拒在外,代表近五成的出口都會受影響。尤其是微利時代,企業獲利多半只有個位數,如果競爭對手是零關稅,台灣企業則要被課以一○%以上(紡織業)、六.五%(石化業)不等的關稅,無疑將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。


這也是馬政府大力推動與中國洽簽ECFA(自由貿易協定的一種)的經濟背景,希冀在中國的善意之下,不但能讓台灣搶先在韓、日之前與中國這個超大市場自由貿易,更能說服其他國家不必再擔心中國反彈,而願與台灣進行自由貿易談判,使台灣加入東亞經濟整合。


東協+N的自由貿易協定究竟有多大魔力?台灣在不同階段的參與下,實質受影響程度和內涵究竟如何?


階段1:未簽ECFA

須保護塑膠、石化、成衣業




若以產業而言,中經院的研究顯示,化學塑膠橡膠業、紡織、機械、石油及煤製品煉製業及成衣業所受衝擊最大。中經院國際經濟所研究員顧瑩華指出,受影響大的產業多為中上游原料或設備,因為目前亞洲的主要分工模式是日本賣上游原材料到台灣,台灣將其製成半成品或中游原料,送到大陸加工成消費品,再外銷到歐美市場。東協加一的成形,恐怕會削弱台灣在這個分工體系裡的既有分量。以石化業為例,因台灣業者在中國都有設廠,當東協、中國降至零關稅,台灣廠的產能勢必因部分移轉中國而下降,縱使降幅有限,但因石化是台灣基礎產業之一,一旦本地產能下滑,競爭力也必受影響,「真正要緊的是會連帶衝擊到台灣中下游產業的競爭力」,顧瑩華說。


階段2:簽訂ECFA

優先爭取進入中國服務業




若撇開數字多寡的見仁見智,包括石化等在前述階段受較大衝擊的產業,爭取列入ECFA中所謂「早期收穫清單」(提早降低關稅),「目的就在使台灣業者與東協面對中國市場時能處於公平競爭地位」,顧瑩華說。


江啟臣則分析,ECFA對台灣第一個作用是「心理效果」,因與中國更連結,可「增加企業對台灣可用度的信心」;至於實質面的效益則要看兩岸談判內容究竟如何,他認為服務業的開放最值得台灣爭取,「讓其他國家願意透過台灣進入中國的服務業市場」。


階段3:台灣進新東協

享投資優惠、技術合作效益




今年三月,東協祕書長Surin Pitsuwan曾指出:「兩岸若能達成協議,東協才會同時與兩邊交往與合作。」雖然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說ECFA「僅為台灣和東協國家的經濟合作創造有利條件」,但ECFA仍被台灣政府視為加入東亞經濟整合所必要的敲門磚。一旦「東協+三」還能再加上台灣,成為完整的東亞自由貿易區,據前述朱浩研究,台灣實質GDP可增加○.四七個百分點。(文未完,全文詳見財訊雙週刊335期)


資料來源《財訊雙週刊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人氣粉旺的酷酷 的頭像
    人氣粉旺的酷酷

    色絲絲宮的部落格

    人氣粉旺的酷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