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新,企業成長的必經之痛
經理人月刊55期 經理人月刊
2009/6/5
克里斯汀生以《創新的兩難》轟動商管界,他為全世界經理人解開了長久以來的疑問:「明明是績效優異的領導企業,為何總在面臨創新時做錯決定?)。


創新對公司很重要,每個人都認同。彼得‧杜拉克(Peter Drucker)的名言,「不創新就等死」(innovate or die),經理人朗朗上口。可是一旦被問:「為什麼我們做不到?」大家眼神開始飄忽、語氣開始虛弱。幸好,我們有了創新大師克雷頓‧克里斯汀生(Clayton Christensen)。


創新的兩難:自殺以求生存


在《華爾街日報》(Wall Street Journal)2008年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」排行榜中,克里斯汀生名列第17位,世紀CEO傑克‧威爾許(Jack Welch)、《追求卓越》(In Search of Excellence)的作者湯姆‧畢德士(Tom Peters)還瞠乎其後。


1997年,克里斯汀生以《創新的兩難》(The Innovator's Dilemma)轟動商管學界與實務界,他為全世界經理人解開了長久以來的疑問:「明明是績效優異的領導企業,為何總在面臨創新時做錯決定?」


在商業史上,我們看過太多例子:大型電腦的「藍色巨人」IBM錯過個人電腦市場(個人電腦的技術遠比大型主機容易);沒有一家音響領導品牌預期到隨身聽將改變音樂產業(隨身聽也不比高級音響精密);從真空管到半導體、光學相機到數位相機,幾乎每一次創新,都讓市場上的績優企業從雲端落下,新進者取而代之。這些大公司明明擁有最多資源、最優秀的人才,卻為何無法創新?


克里斯汀生說明,大企業不乏創新的技術與點子,但之所以會在創新領域落後給新進小企業,其中一個原因在於:害怕推出新產品,會降低既有產品的銷售額。


想像你是一家公司的老闆,公司擁有一項暢銷產品或服務,讓你賺進大把鈔票,這時候研發團隊向你報告:「我們也許可以推出一個取代它的新技術。」你願意放棄當下的金雞母,換取未來的不確定性嗎?就算你願意嘗試,但可預期的是,這項新技術將會瓜分既有產品的市場,你該怎麼辦?


所謂創新,在某種意義上,對企業是一種「自殺以求生存」的取捨。成功打倒領導企業的市場新進者,沒有「既有業務」的包袱,面對創新時往往能放手一搏,取得勝利。但新進者有一天也會成為市場在位者,再遭到新一波挑戰。創新戰場上「在位者必敗」的宿命,有沒有解決的辦法?


創新三部曲:為創新建立實做理論


自1992年取得哈佛商學院(Harvard Business School)企管博士以來,克里斯汀生十多年來的研究,都在為企業建立一套創新的理論,來擺脫宿命論。


在《創新的兩難》中,克里斯汀生提出破壞性創新(disruptive innovation)理論。他認為市場上的在位廠商,較精於改善既有產品性能的延續性創新(sustaining innovation);而市場新進者則善用破壞性創新策略,以價格低廉、性能較差(但足夠使用)的產品,爭取在位廠商的低階顧客,待技術進步、逐漸提高產品性能後,便能以低價優勢席捲高階市場,一舉取代舊產品。


除此之外,克里斯汀生更提出市場在位者「解決創新兩難」的辦法。包括獨立出專責單位從事創新,讓這個單位的資源與運作方式能符合破壞性創新的特色,並保留足夠資源不斷試誤,以及找出新市場、成功達成商業化的四大建議,奠定了他「創新大師」的地位。


而在《創新者的解答》(The Innovator's Solution)中,克里斯汀生進一步將破壞性創新理論完備化,明確區分為「低階市場」與「創造新市場」兩種破壞性創新類型,並且進一步分析企業組織資源分配的決策流程,找出突破「兩難」的實務建議。


最後,在《創新者的修練》(Seeing What's Next)中,克里斯汀生從研究組織內部流程如何達成破壞性創新,轉向往組織外部找出創新機會,並且分析在創新競爭中,攻守兩方的可能行動,協助經理人在正確的時刻,做對關鍵決策。


這一系列「創新三部曲」,是克里斯汀生花費畢生心血建立起的一套理論。在這位創新大師的心目中,「理論」並非「實務」的相反詞,而是實務的基礎。他曾如此比喻理論的重要性:人類曾以為裝上翅膀就能飛行──直到伯努力定律(Bernoulli Theorem)被提出之後,人們才得以造出飛機,完成翱翔天際的夢想。


創新三部曲,正是克里斯汀生交付給經理人的「伯努力定律」。藉由回顧商業史中的創新戰爭,再透過理論了解其中的運作機制,我們自然也能找出在創新的世界裡,擺脫兩難、翱翔天際的方法。


資料來源:全球華文行銷知識庫「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人氣粉旺的酷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