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科技與宗教的對話聖嚴法師的財富與經營觀



~~~~~~~


作者:黃祖強/總裁學苑總編輯

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於日前(2/3)圓寂,享壽80歲。他是生自江蘇的農家子弟,13歲出家,到台灣,仍繼續修行,經 過 六年在山中閉關苦修,近40歲到日本留學六年,得到日本文正大學文學碩士、博士學位。1989年,創建法鼓山,以「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」為理念,正面影響民間社會,獲得各方肯定。

 生後他留下遺言,一切財物,涓滴來自十方布施,故悉歸屬道場。身後事是莊嚴佛事,不可辦成喪事。留下典範。

 在全球經濟情勢不明、很多投資者哀嘆財富損失慘重的此刻,法師對於金錢、財富甚至於事業的經營都有所洞見。

 聖嚴法師認為「金錢的使用應該由自己來支配,做自己能做而且覺得最有意義的事,就是最好的存款方法。」「真正的財富,在於內心世界的寬廣、豁達與包容,更重要的是一顆慈善心。」而懂得布施是個好方法,他說:「布施將財富存入無形的銀行,最安全、最寶貴,也最可靠。如果我們把錢布施出去,功德永遠存在,不必擔心任何人破壞,或被誰搶走。
 
 事實上,在2000年,聖嚴與時任聯電董事長 曹興誠 先生舉行「科技的省思」講座,兩人的對話中就有進一步闡述,值得參考。

 關於財富,很多人覺得沒錢萬萬不能,但有的人有錢卻 過 著心靈貧窮的生活,對於財富不知怎麼運用是不是也算貧窮?

 曹興誠認為適度的財富雖然能增加人的自由度,但卻不應該將全部的時間花在物質的追求,而應該追尋心靈上的充實。他說:「財富要在人死了之後才能計算,包括這個人一生在衣食住行上的花費,捐給社會的又有多少,剩下的財富,可以說只是為他人管帳罷了!所以,這表示如果平時對他人、社會、國家,如果能多給與、奉獻,即表示這個人擁有的財富越多。」

 聖嚴法師回應:「可以從擁有與運用兩個角度來看,有的人運用它,但是並不擁有它,有的人擁有它但並不運用它。」他舉釋迦牟尼佛為例,在其一生之中,遇到很多有錢人,他們雖然很有錢,但不知道怎麼用,釋迦牟尼佛告訴他們要懂得怎麼運用財富,才算是經營財富。

 在速度是商機的全球化經營時代,怎樣去理解「順勢而為」這個觀念,又該如何運用於經營事業?

 聖嚴法師問曹興誠:「順勢而為,我的解釋是因緣成熟不要放棄,因緣沒有成熟也不要硬拼,是不是這樣子?」

 曹興誠的回答是:「因為社會的變化越來越快,如果什麼事情都要照自己的意思去做,很容易將自己陷入自我中心,立場不夠客觀,做事很容易遇到挫折,不容易成功。順勢而為就是要適應環境,因為我們無法預測環境的變化,雖然面對未來,可以想見這當中一定有困難,但也一定存在著許多機會,如果堅持只走一條路,可能錯失其他的機會,所以要順勢而為。」

 聖嚴法師則回應:「其實這與佛法講的因緣的精神相同,也就是審時度勢;這對每一個人都很有用,佛教說的因緣指的是各方面條件的配合,例如一個人雖然運氣好,但主觀的條件不夠,也是不行的,必須主、客觀因素都具備,這就是我們說的因緣具足。

 以上的對話,您的看法是什麼?在現在這樣的商業環境與社會情勢中,可以從中去挖掘其智慧之處。


 


總裁學苑週報2009/02/0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人氣粉旺的酷酷 的頭像
    人氣粉旺的酷酷

    色絲絲宮的部落格

    人氣粉旺的酷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